近日,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(制)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(以下简称新标准)股票配资如何回款,覆盖新版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1434个专业的52.9%,涉及19个专业大类、90个专业类。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12.3万余个,新标准覆盖其中10.1万余个,占专业布点总数的82.1%。
这是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。新标准新在哪里?职业院校如何用好新标准?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进行解读。
【为何此时修订?】
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,它规范了职业院校从办学准入、教学实施,到学生毕业资格准出的全过程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。
“更准确的说,这次是‘修制订’专业教学标准。”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介绍,因为其中有一些标准是第一次制订。
据悉,现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在2014年发布,高职专科专业教学标准在2012年发布,并在2019年进行了修订。2021年,教育部发布了新版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,一体化设计中职、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专业,新增、更名、合并、撤销专业总体幅度高达60%,很多专业的名称和内涵发生了变化,在此背景下,出台新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势在必行。
以职业本科专业教学标准为例,徐国庆介绍,2021年新版的《职教专业目录》不仅对中职、高职的专业设置做了比较大的调整,而且增加了职业本科的专业目录。也就是说,在此次新标准发布前,国家层面职业本科专业的教学标准体系尚属“空白”,因此,专业教学新标准的修订势在必行。
“另外一个动因是产业升级。”徐国庆解释,在数字化升级、智能化改造的大背景下,各行各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因此很多教学标准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。
2021年7月,教育部启动了新标准的研制工作。新标准以新版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为依据,立足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人才,在深入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、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基础上,历经3年多最终成稿。
【职业本科毕业无须写论文?】
新标准中明确,针对职业本科,新标准明确,职业本科专业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,而是将工艺改进、产品(服务)设计、技术(服务)创新、技艺展示、专利研发等作为毕业设计(创作)的重要内容。对此,有人担心是否会降低职业本科的含金量?
“把实践成果作为职业本科的毕业要求,符合应用型人才的能力需求。”徐国庆表示,不仅是职业本科,专业硕士、专业博士的毕业要求也主要导向为实践成果。因为培养职业本科这种应用型人才,如果以论文的形式来作为毕业要求,容易产生学术漂移的现象。
同时,新标准明确,对于中职学生,考虑到其学业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,明确校外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,同时加强校内实训教学。
此外,新标准还提出,职业教育各个层次都应加强实践性教学,中职、高职专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%,职业本科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60%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,这些标准是为了强化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培养。
【分层设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】
整体上看,新标准系统设计了中职、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,强化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、培养规格的逐层递进、课程设置的逐级加深、能力素质的逐步增强。
以新能源汽车为例,新标准在中职、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分别研制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、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、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。
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、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业,智慧农业技术、畜禽智能化养殖等现代农业,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民生紧缺领域……新标准聚焦上述领域相关专业标准进行了修(制)订,以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要求。
全面重新制订新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现了“职普融通”“中职、高职、本科专业设置的一体化”。以往的专业目录主要以就业为导向,新标准在职普融通的背景下,为学生奠定了专业基础知识,拓宽了职业的发展路径。“从这一角度来说,新的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改革。”徐国庆表示。
【这些为何不做硬性规定?】
与原标准相比,新版中职标准只规定应设置的专业课程的数量及应涉及的专业领域,不再硬性规定课程名称;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标准只规定专业课程应涉及的专业领域,不再硬性规定课程设置的数量和课程名称。为何这么做出如此改变?
“专业指南,就像是一个拐杖,而不是机械执行的框架。”徐国庆解释,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,因为职业教育是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,各地的产业形态差别很大,鼓励学校从产业特色出发设置专业课程,从而防止学校机械地去执行专业教育标准,从而激发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。
与原标准相比,新标准还新增了概述、毕业要求要素,并单列师资队伍要素股票配资如何回款,进一步强调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。